网站导航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中视新闻 > 关注

山东郓城《状元张楼村村志》进行时

来源: 中视快报网 时间:2024-12-30
导读: 山东郓城《状元张楼村村志》进行时 元旦将至,风和日丽。为了给《状元张楼村村志》搜集资料,我与郓城张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张进连和秘书长张书华回到了张鲁集镇状元张楼村,与本村支部书记张效卿和张氏家族理事会会长张留振交流了此事的工作进展。村志一个自然村庄的真

山东郓城《状元张楼村村志》进行时


元旦将至,风和日丽。为了给《状元张楼村村志》搜集资料,我与郓城张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张进连和秘书长张书华回到了张鲁集镇状元张楼村,与本村支部书记张效卿和张氏家族理事会会长张留振交流了此事的工作进展。村志一个自然村庄的真实风貌,是父老乡亲怀念过往的真情回眸,是反映一个村庄民生、民俗、民情的历史画卷,更是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食粮。

(中间)张效卿

左起 张书华、张进连、张习秋、张留振

为了更好地搜集资料,充实故事,专门请到了曾任本村副书记的张习秋,他老人家尽管已经八十有余,却精神矍铄,记忆清晰。回首往事,老人家激动不已,他详细讲述了带领广大村民挖河清渠,发展经济,让村民增产增收的往事。每年种上小麦便开始出工挖河,最大的一次出工,他带领本村330人去挖宋金河,冲破重重阻力包览了邻村的河工。这些民工用地排车拉着白菜、面粉、大铁锅,背着棉被,在河堤上搭窝棚安家,一住就是二十多天,最大的河工有时得一个多月。初冬上冻着前清理完所有河道,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乡村水利史,也是新中国最早的农民工图腾。张习秋娓娓道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张洪习老俩口(中间)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老模范饲养员张洪习,他老人家已八十六岁高龄,从十七岁给生产队养牛,养了整整二十五年,一直到生产队解散,娶了新媳妇依然住在牛棚里,是生产队七个饲养员中唯一健在的老人。他说,队里的蒙古大角牛、粉白牛、枣红马、大黑马还时常走进他的梦里,他依然怀念给队里喂牛养马的岁月。那时,难得吃上一顿饺子,他总是偷偷端到牛棚里喂牛。

大角牛是干活最卖力的老牛,给生产队拉庄稼上坡时就跪下拼死老命往上拉。后来老得干不动活了,虽然那时候村民难得吃上一次肉,却没有一个人说要把他吃掉。后来,慢慢老死,埋在了家西废弃的地瓜窑里,生产队里男女老少都去给它送行,饲养员张洪习更是哭得泪流满面,心痛不已。

谈起喂牛的经验,张洪习来了兴致。他说:“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铡好的草,他总是用剪刀再剪碎一些,像对孩子一样用心。老牛干活归来,他总是仔细观察,看看它吃下去的草料有没有倒嚼七口,否则就是累坏了,略有慢草,他便彻夜不眠,给它烤火、梳毛,像伺候幼小的孩子。喂牛要做到六净:草干净、料干净、水干净、身干净、圈干净、槽干净。牛槽天天刷,从不怕脏怕累,年年被评为“张集公社模范饲养员”。他说,把牛养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青壮年饲养员也已白发满头,今日的状元张楼也早已今非昔比。农业机械现代化已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更是紧锣密鼓,曾与人们形同手足的牲口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可回首往事却历久弥新,历历在目,更是珍贵的村志资料,愿《状元张楼村村志》早日问世。(公益记者:吕海平、丁海燕、刘志强)

审核:陈兴建

责任编辑:王蕊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打赏

上一篇: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心聚力
下一篇:没有了
京ICP备1904927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985号
中 视 快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50 by www.chinagyk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Powered by RRZCMS